·电网运行·
考虑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经济安全调度方法…………………………………………林家见,徐 曼,吴林林,易雨纯,郑 乐
计及风电-光伏出力相关性的新型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孙怡文,邢海军,梅丘梅,全文斌,郭啟振,庄世杰
基于Pade近似的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卢国强,李 剑,王亦婷,王怀远
·能源互联网·
分布式灵活性资源的动态聚合调控与协同效益分配研究综述………………………………………………………………范 宏,盛哲祺,张树卿
基于多智能体分层强化学习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李忠凡,陈 曦,黄海涛
基于TimeVAE和迁移学习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方法……………………陈 哲,周金辉,靳东辉,陈积光,马恒瑞,张嘉鑫,朱苏洵
·配电网·
基于飞轮电机的配电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优化方案………………………………………………………………李 江,郭苏瑢,刘 博
考虑分区规模平衡性的主动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王 江,杨 军,骆亚帅,姜皓宇,卢 涛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网拓扑-状态联合估计……………………程嘉诚,刘子琛,王琰迪,朱 红,许洪华,纪 业,卫志农
基于DRO-MORO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王小明,徐 斌,倪静怡,宋浩杰,陈智华,吴红斌
·电力市场·
电力市场领域标准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分析…………………………………………高志远,曹 阳,邵 平,史述红,陈 鹏
考虑需求响应资源配置的现货-辅助服务市场联合出清机制……………………何宇斌,顾慧杰,彭超逸,胡亚平,聂涌泉,赖凯庭,蒲桂林
点关注文章(一)
考虑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经济安全
调度方法
林家见1,徐 曼2,吴林林2,易雨纯1,郑 乐1
(1.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2206;
2.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5)
摘要: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装机容量的日益增加,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和电压支撑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MRSCR(多场站短路比)是表征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重要指标。首先,研究了基于复杂图神经网络模型的MRSCR在线计算方法;然后,将实时MRSCR约束引入新能源有功优化调度模型中,提出了一种考虑复杂MRSCR约束的调度优化模型求解方法;最后,利用算例对考虑MRSCR约束的调度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新能源出力导致系统电压支撑强度低于临界值的情况,保障电网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经济安全调度;多场站短路比;图神经网络;灰狼算法
基金项目: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52018K22001K)
重点关注文章(二)
分布式灵活性资源的动态聚合调控与协同效益分配
研究综述
范 宏1,盛哲祺1,张树卿2
(1.上海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
2.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摘要:新型电力系统源荷不确定性与弱可控性导致电力系统灵活运行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大量异构的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参与电网调度并提供相关辅助服务。因此,介绍了分布式灵活性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分析归纳不同发展阶段下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需求,介绍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动态聚合调控和协同效益分配的研究现状,总结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最后,对基于智能化方法的源荷不确定性建模技术、考虑多能耦合的动态聚合调控技术、考虑不确定性的集群运行边界构建技术以及考虑不同市场的效益分配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动态聚合调控;协同效益分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B6008)
重点关注文章(三)
基于飞轮电机的配电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优化方案
李 江,郭苏瑢,刘 博
(上海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
摘要:配电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在切换过程中触头处易产生电弧,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正常运行。因此,在分析现有有载分接开关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电弧产生原理,提出在切换开关闭合前提供“零电压”条件的设计思路,设计出一种受控源装置。该装置中引入带有飞轮转子的飞轮电机,利用其快速响应特性,根据切换开关两端的电压变化控制受控源输出,将切换开关两端电压控制为零,实现有载分接开关在“零电压”条件下的闭合,从而削弱开关切换产生的电弧。在PSCAD软件中搭建加入受控源的有载调压装置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对控制切换开关两端电压及抑制切换过程中电弧产生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载分接开关;受控源;飞轮电机;切换技术;PSCAD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7030)
重点关注文章(四)
电力市场领域标准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分析
高志远1,曹 阳1,邵 平1,史述红2,陈 鹏2
(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京 210003;
2.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 211106)
摘要:标准建设对于电力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引导和调控作用,其中对于标准现状和需求的分析尤为基础。从电力市场领域当前主要的标准化组织和标准建设现状出发,分析国内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标准建设的关键需求,并据此提出电力市场领域标准化布局建议,为后续研究和标准建设提供基础。当前中国电力市场建设已经初具体系,但是标准化建设与新型电力系统、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仍有差距,特别需要注意对绿电交易、现货技术支持系统、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的布局,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标准的制定时机,确保标准的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在充分发挥标准积极作用的同时避免标准对技术发展的限制。
关键词:电力市场;标准体系;坚强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新电改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22B20108);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5108-202455365A-3-1-DG)
温馨提示:
《浙江电力》2025年第9期正在排版印刷过程中,9月底将与读者正式见面,请需要全文阅读的读者耐心等待。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编辑部联系电话:0571-512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