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邮箱 zjseeorg_bz@163.com
联系电话 0571-51103770
首页 新闻中心 标准发布 标准废止 标准解读 征求意见 标准宣贯与培训 标准实施及评价 标准创新基地 咨询服务 征集标准工作组 浙江电力标准创新贡献奖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文件资料
标准解读 | 《电解铝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方法》
2025-09-08

一、标准制定背景与意义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对重点行业碳排放管控日益严格。电解铝作为高耗能、高排放的典型工业行业,其碳排放核算与管理成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然而,长期以来,电解铝企业在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方法、边界界定等方面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监管有效性。在此背景下,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组织编制了团体标准《电解铝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方法》(T/ZJSEE 0056-2025),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统一、可操作的碳排放计量体系,为电解铝企业开展碳排放核算、碳资产管理、碳交易及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效提升行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推动电解铝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二、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铝冶炼生产为主营业务的法人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对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CO₂)和全氟化碳(PFCs,包括CF₄和C₂F₆)进行碳排放计量。标准涵盖了从铝土矿到铝锭生产的全流程,以及相关的辅助和附属生产系统,为企业的碳盘查、碳报告和碳交易提供了明确的计量依据。

三、核心内容解读

(一)明确计量流程

标准构建了清晰的碳排放计量工作流程,分为四个关键步骤:

· 确定计量边界:明确核算的组织边界和运营边界。

· 识别碳排放源:全面梳理生产过程中各类温室气体的来源。

· 选择计量方法:根据排放源特性,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

· 获取与监测数据:规范数据来源、监测方式和质量要求。

(二)界定计量边界

标准将计量边界划分为三个层次:

· 主要生产系统:包括从铝土矿到电解铝的生产过程、电解槽、整流器以及原铝液到铝锭的铸造过程。

· 辅助生产系统:涵盖动力、供水、机修、化验、环保设施等为生产服务的系统。

· 附属生产系统:指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办公、生活设施。对于企业内存在的辅助发电或其他非铝冶炼生产系统,建议按相应行业标准单独核算。

(三)系统识别碳排放源

标准系统性地识别了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五大碳排放源:

·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如锅炉、窑炉等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的CO₂。

· 碳酸盐分解排放:使用石灰石或纯碱等原料时,其分解反应释放的CO₂。

· 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特指阳极炭块在电解过程中消耗产生的CO₂。

· 阳极效应排放:电解过程中发生阳极效应时产生的全氟化碳(CF₄和C₂F₆),具有极强的温室效应。

· 外购电力和热力的间接排放:企业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在生产端产生的CO₂排放。

(四)规范计量方法 

针对不同排放源,标准提供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参数要求:

·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采用“活动数据×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44/12”的方法,强调实测优先,无实测时采用附录A的缺省值。

· 碳酸盐分解排放:通过原料消耗量与排放因子的乘积计算。

· 阳极消耗排放:基于铝产量、吨铝阳极净耗量、阳极含碳量等参数计算。

· 阳极效应排放: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全球变暖潜势(GWP)将PFCs折算为CO₂当量。

· 外购电力/热力排放:采用“净购入量×排放因子”的方法,电力排放因子推荐值为0.5366 tCO₂/MWh。

(五)强化数据质量要求 

标准高度重视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提出以下要求:

· 优先采用计量器具自动采集:如电能表、汽车衡、流量计等,确保数据实时、连续、可靠。

· 检测数据优先于缺省值:对于燃料热值、元素碳含量、阳极参数等,鼓励企业开展实测,提升核算精度。

· 明确缺省值来源:对于无法实测的参数,标准在附录A中提供了权威的缺省值,并注明数据来源(如《中国能源统计年鉴》、IPCC指南、生态环境部文件等),确保统一性。

· 计量器具管理:要求企业配备符合GB 17167等标准的计量设备,并定期检定/校准,建立台账和管理制度。

数据安全:要求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防止篡改,保障数据完整性。

四、创新与亮点

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并重:标准不仅构建了完整的计量框架,还通过附录表格明确了各类数据的获取方式、频次和质量要求,便于企业落地执行。突出实测优先原则:鼓励企业提升自身检测能力,用实测数据替代缺省值,提高核算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与国家政策紧密衔接:标准中多处明确“生态环境部有更新的,采用其最新发布的数值”,确保与国家碳排放核算政策保持动态一致。注重数据安全与管理:首次在同类标准中提出数据加密、防篡改等安全要求,适应数字化管理趋势。

五、实施建议

企业应建立碳排放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计量与检测设备。加强数据记录与存档,确保所有活动数据、检测报告、检定证书等可追溯、可核查。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对照本标准检查碳排放计量工作的合规性与准确性。积极参与碳排放报告与交易,利用本标准提升碳数据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结语

《电解铝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方法》的发布,填补了行业在碳排放精细化计量方面的空白,是推动电解铝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该标准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碳管理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758611369242.png

1758611377047.jpg

电解铝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方法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