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邮箱 zjseeorg_bz@163.com
联系电话 0571-51103770
首页 新闻中心 标准发布 标准废止 标准解读 征求意见 标准宣贯与培训 标准实施及评价 标准创新基地 咨询服务 征集标准工作组 浙江电力标准创新贡献奖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文件资料
标准解读 | 《配电网电磁暂态数字仿真技术导则》
2025-09-08

当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型主体快速发展,应用于风电、光伏等相关电力电子设备比例也在不断提高,改变了以同步机为主的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给电网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配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战场,分布式电源和充电桩位于用户侧,传统的用户侧与发电侧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电力的输送由单向转变为双向,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图片13.png

宁波前湾新区银湾东路零碳驿站

电网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规划设计、调度运行和调试试验等领域,是电力系统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规划态和运行态的配电网建模仿真,可以展示各种正常和异常运行状态下的动态行为,分析系统的响应特性,提升对有源配电网的机理认识和控制能力。

 本标准依托宁波市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重点实验室,紧密围绕高比例新能源的核心需求,由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牵头,联合宁波市电力设计院、国网浙江经研院、国网浙江电科院、浙江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了标准团队,发挥电磁暂态仿真和长周期实时仿真技术的优势,在更宽的时间尺度上将仿真颗粒度变得更细,呈现出的效果相对于电网画像能精准到微小的毛孔,精确描述新型电力系统的复杂特征。本标准已在宁波杭湾新区全域、北仑区灵峰网格应用,并推广到衢州、杭州电网,已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  

图片14.png 

宁波市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室

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下配电网电磁暂态数字仿真,和基于电磁暂态数字仿真技术开展的电网分析。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网电磁暂态数字仿真的主要设备模型、功能及性能、仿真流程及计算分析等技术要求。本标准共分6章。第1章“范围”规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所引用的标准、技术规范和规程。第3章“术语定义”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标准统一理解提供基础。第4章“配电网主要设备模型”详细描述了电源模型、电网模型、负荷模型、储能模型等主要模型,以及接地体、短路点、变流器等辅助模型。第5章“数字仿真系统功能及性能”规定了数字仿真系统数据转换与拼接、模型解耦并行计算、定制化等功能,明确了仿真规模、仿真步长、数据存储、网络安全和稳定性等性能要求。第6章“仿真流程及仿真计算”规定了数字模型及参数校验、电磁暂态时域仿真、故障分析、谐波和间谐波分析、电压偏差、不平衡度、波动和闪变分析等场景。

随着新型配电系统技术的发展,接入配电网的新型主体种类和数量会持续增加,标准团队将结合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好标准模型的动态维护和更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