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科技加速变革的时代浪潮下,具身智能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为促进跨学科交流,探索电力系统与具身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4月18日,由浙江省电力学会、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主办的电力具身智能学术沙龙活动在杭州市余杭区人工智能小镇举办,该活动由电力数据应用专委会承办,活动通过现场参观、主题研讨等形式,深入探讨具身智能技术在数据中心、电力巡检等场景的创新应用,旨在推动跨学科技术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智慧动能。
在交流过程中,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李碧清常务副会长介绍了协会近年来的工作并表示,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要建立需求牵引型创新范式,以场景需求倒逼技术突破。浙江公司介绍了具身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着力于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先发优势,聚焦自主化设备巡检、高危作业替代等领域,提升设备运维效率与安全性。比如杭州公司聚焦配电站房巡检痛点,攻关异构机器人自动接驳、跨模态SLAM导航技术,打造“无人车+机器狗”的多具身智能协同式巡检模式,全自动巡检半径达到15平方公里。绍兴公司聚焦输电线路地线断股高危作业痛点,攻关了无人机高精度定位投放与压接参数动态补偿技术,打造"无人机+机载地线断股修补机器人"的立体协同修复模式,提高了地线修补质量和可靠性。云深处科技、青瞳机器人、灵伴科技、龙爪机器人等高科技企业也分享了在电力场景的实践计划。云深处科技将为变电站巡检提供全天候机器人解决方案;青瞳机器人利用动捕系统服务于机器人在电力场景应用的数据采集与评测;灵伴科技计划利用智能 AR 眼镜 X-Craft 打造远程专家系统,实现电力现场作业远程支持,提升作业效率与准确性。
下阶段,电力数据应用专委会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协同,从需求出发与链上生产企业、研究院所协同发力打造“需求牵引-技术攻关-场景验证-商业化推广”的闭环生态,共同开展具身智能关键技术攻关,加速场景验证与推广,推动技术的实用化与产业化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