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省电力学会!
科学普及
全国节能宣传周丨从检碳到减碳,如何“碳”寻绿色未来?
2025-07-01

2025年6月23日至2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每年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则是全国低碳日。

lQDPD4fXhWwv6VHNKc7NG_awy8WNK-UolRAIPOHINIntAA_7158_10702.jpg

今年恰逢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五周年。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国家层面已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 这标志着我国减碳工作正从单一企业碳排放核算向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管理拓展深化,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减碳信号。

如何将其“看不见、摸不着”的碳排放量,从“看得见”到“管得住”,最终实现“减得下”?为此,浙江华电研究院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从“检碳”到“减碳”实践路径。


精准“检碳”,让碳排放量有迹可循

什么是碳足迹,顾名思义,指人类活动在环境中留下的“碳排放痕迹”,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关键指标。

产品碳足迹,一般指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绿色消费、提升外贸产品竞争力,是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的重要一环,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无影无踪的碳足迹又是如何检测的呢?浙江华电研究院结合直接测量和计算法,依据PAS 2050、ISO 14067等国际标准和GB/T 24067国家标准,通过构建产品碳足迹核算模型,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根据产品特点,明确不同产品的系统边界,识别产品在原辅材料获取、产品生产、产品运输、产品使用和产品废弃处置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涵盖产品制造工序中产品物料清单(BOM)、主要构件原材料及消耗量、企业能源类型(包括煤、气、油、电等)及消耗量,并以供应商对外销售的产品设备单体为对象采集或测算安装运行、报废回收等环节能耗与碳排放数据。

以计量箱为例,通过供应商填报原材料消耗量、能源消耗量等初级数据并提供相关凭证进行核查,在初级数据不可得时选取国际ecoinvent、国内CPCD等主流排放因子库的排放因子作为次级数据来源,再采集、汇聚、计算该产品的碳足迹数据和碳排放因子以出具报告,让产品碳足迹信息可核算、可报告、可核查、可对标。

1751337603264370.jpg1751337604476688.jpg

截止目前,浙江华电研究院共发放电缆、环网柜、金具、箱式变电站、柱上断路器、电能计量箱、开关柜等60余个电力设备碳足迹证书。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清楚看到每个产品在各个环节中的碳排放信息,从中发掘碳减排的潜力。


科学“减碳”,助绝缘气体绿色应用

六氟化硫因其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作为气体绝缘介质已在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输变电装备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属于强效温室气体,且在电气设备中分解后可能产生有毒副产物。在这一背景下,研发和应用环保混合气体已成为行业共识与重要发展方向,SF6/N2混合气体以及C4F7N/CO2技术正逐步推广应用。然而,混合气体的检测、回收利用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浙江华电研究院依托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等,针对性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开展NQI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电力工业环保型绝缘气体NQI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研究任务,牵头承担其中课题工作“环保型绝缘气体检测、回收利用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并于4月2日顺利通过验收。

该院技术团队历时3年,从环保型绝缘气体需求、使用、测试、回收、净化及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构建涵盖环保型绝缘气体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浙江绍兴、杭州、温州地区以及安徽合肥地区开展应用示范工作,对集成技术进行规模化应用验证。关键数据显示:CRDS痕迹组分检测精度稳定达到ppb级;现场回收效率满足使用要求,净化后气体纯度超过99.9%,再利用率显著提高;快速动态充气技术大幅缩短了设备检修停运时间。这些现场应用结果充分验证技术在检测精度、回收效率及再利用率等关键指标方面的有效性。

lQDPM5lhWKjy2VHNB7zNDcCwj_U13GqzCiYIPOHe1KOhAA_3520_1980.jpg

通过这一集成创新,不仅提高环保型绝缘气体的检测精度和回收效率,还为气体的再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将有助于推动环保型绝缘气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为电力工业落实“双碳”目标,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后续,浙江华电研究院将持续精进检碳、减碳相关技术,确保每一次测试都经得起严格检验,提供科学、公正、准确的检测数据,用扎实的检验检测能力支撑低碳能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跨界联动送知识 安全用电入万家|国网浙江电力衢江分公司开展用电安全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