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省电力学会!
科学普及
技术专辑|主动配电网技术的发展动态
2018-02-28
1
 国内主动配电网技术的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广泛应用的配电网管理系统通常只能满足部分关键节点数据的采集以及简单的远动操作。配电网协同控制系统总体侧重于强调信息层面的集成化管理,而控制层面的协调优化不足。虽然配电网优化算法层出不穷,但集成于实际控制系统中的可行优化策略还较少。

2012年,在浙江电网开展863项目“主动配电网的间歇式能源消纳及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首次将分层控制的策略实际应用于配电网控制管理示范中,但该示范仍然侧重于电网和分布式电源间的协调控制,未充分考虑“源-网-荷”三方面的协同交互。江苏电网 “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将零散分布、不可控的负荷资源转化为随需应变的“虚拟电厂”,参与保护大电网安全,主要用于支撑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未考虑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主动消纳、优化运行控制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2018年浙江电网启动海宁尖山地区示范应用工程,研究主动配电网综合协同控制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案,包含硬件架构、软件架构以及整个体系协调配合机制的总体功能架构。 

2
   海宁尖山新区配电网介绍

尖山新区系钱塘江滩涂经人工围垦而成,面积约45平方公里,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新兴工业新城。新区现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安江变),110千伏变电站1座(尖山变),采用220/110/20电压序列供电,域外接壤区域采用220/110/10电压序列供电, 2016年最大负荷为130兆瓦。截止2016年底,新区已并网分布式光伏装机总容量115.55兆瓦,已并网中广核海宁尖山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50兆瓦,已并网中广核海宁尖山风电项目装机容量为50兆瓦。新区电力设施具备源、荷自平衡的独特条件,为区域主动配电网相关技术、装备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实践基地。

图片2.png

图1  海宁市行政区划图

1519790087691924.png

图2  具有状态感知能力的智能配电台区电气设备图

通过试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入研究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通过在硬件架构搭建和软件架构搭建方面的革新,设计主动配电网态势感知功能模块,实现负荷、分布式电源出力预测、配电网状态评估和风险分析。

通过试点工程建设,努力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区域就地接入与消纳、电能质量管控与治理、特殊运行工况有序发电与管理、微电网群运行与管理等问题,最终实现了监管、发电、电网、用户四方共赢的绿色、协作新形态。即地方政府改善能源结构,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光伏发电企业解决就地接入、多发电问题,实现效益最大化;电网企业解决电源群测群控问题,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用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安全、可靠、优质用电。


上一篇:技术专辑|电网台风监测预警技术简介
下一篇:电力生产科普知识